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首頁>儒學思想>認識儒學>儒家的哲學思想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心性論

心性論主要是探討天命、天道賦予吾人之「性」的內容。孔子點明仁心自覺,孟子承繼孔子,由仁心說仁性,證成人性本善。「心」是就人的道德主體作用說,「性」是就客觀實在說。如仁之性表現出來的是怵惕惻隱之心,智之性表現出來的是是非分明之心。心、性皆有天道的感通無限性,可以相互感通。吾人只要盡心便能知性、知天,只要依循本性做事就合乎天道,這就是中庸首章所謂的「率性之謂道」。凡此討論心性如何可能貫通到天道之學問,皆謂之為心性論。
孔子「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學而上達,知我者其天乎?」說明了修道當要無怨無悔地做「下學」實踐仁德的工夫,自然能「上達」天道、天德。當人能夠踐仁而體悟天道的時候,天亦會反過來喻解人,此時天與人的生命是相感通的。孔子五十而「知天命」便是說明了孔子在生命中不斷的踐仁,不斷的純淨化自己的思想意志,以達到如天地之道的大公無私,如此自然能默契天道。

《中庸》可說是儒家專講心性學的專書。以「誠」來貫通天道。《中庸》說:「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,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,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,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。」、「唯天下至誠,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,立天下之大本,知天地之化育。夫焉有所倚?肫肫其仁!淵淵其淵!浩浩其天!茍不固聰明聖知,達天德者,其孰能知之?」「誠者,天之道;誠之者,人之道也」。人只要一心至誠,心無妄念,意無私心,就能充分的體現本性而不為遮蔽,如此當然能夠感通無隔於人、於物、於天。中庸的「誠」其實就是與孔子的「仁」相合的。所以儒家亦通過「誠」來契悟天道。然而此心性論在孔子的時候並未將此學問分解清楚,大體上是圓融的綜合地表現其大而化之的境界,並未將其之所以能成聖之道德主體明顯地分解出來,這是孔子重在實踐地契接,而不重理論分解的原因。分解的工作要到孟子才有較清楚的說明。

孟子明確的分解心、性、天的概念。說道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則知天矣。存其心,養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」對於人與禽獸之性的辨析,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、價值,亦有義與利的辨析。而孟子之所以能有這些辨析,在於其核心思想「性善論」。而此「性善論」其實可以說就是儒家的「心性論」。此「心性論」可以說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、動力,亦可說佔有中國哲學思想史的主幹地位,是儒家的「形上學」,確切的說是以道德的進路所證成的一門形上學,又謂之為「道德的形上學」。

撰稿人:謝居憲,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
    網站滿意度調整